受新冠疫情及环球形势影响,审慎理财成为不少人的目标。不过,最新一项调查发现,在亚洲5个地区之中,香港人储蓄意向最低,仅一半人关注如何拥有足够财政储备,以应对各种突发状况。
▲一项调查发现,在亚洲5个地区之中,香港人储蓄意向最低,仅一半人关注如何拥有足够财政储备,以应对各种突发状况。
保诚发表“成就非凡人生:亚洲财务计划调查”,显示在香港,印尼,马来西亚,新加坡及泰国共5,000名受访者中,有约60%的人表明会增加储蓄,原因是体验到疫情持续社会及经济带来的影响。
调查指,Y世代(出生于1980年代初期至1990年代中期出生)的应急储蓄意向最高,近四分之三(74%)此年龄层的受访者有“积谷防饥”习惯。 相对于Z世代(1990代中期至2010年代初出生)的49%,X世代(1960年代中期至1980年代出生)的62%,以及婴儿潮一代(泛指1940年代中期至1960年代中期出生)的49%为高。
若按国家或地区划分,马来西亚居民储蓄意向最高,有67%受访者指出会积极预留资金以备不时之需。 反观香港是5个市场中储蓄意向最低,只有52%人储蓄。
渴望未来生活更有保障
虽然香港人均收入较高,却面对越来越高的通胀及利息压力。 被问到假如不必预留资金应急,资金会优先用于哪方面时,有半数(49%)受访者表示,希望未来可以将更多的钱留作储蓄,用于应付退休生活所需支出,以满足拥有长期财务保障的需要。
此外,31%的受访者表示想去更多的地方旅行,26%的受访者会考虑购买物业或改善居住环境,有28%的受访者则希望可以为子女提供更优质的教育。
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,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。